首 页 | 时政要闻 | 政治建设 | 经济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态建设 | 法制建设 | 政府建设 | 公开服务 | 民生工程 | 社会评议 |
城市聚焦 | 城市规划 | 城市建设 | 城市管理 | 城市交通 | 城市水务 | 城市供气 | 城市环保 | 城市房产 | 城市商业 | 城市医疗 | 防灾管理 |
县域经济 | 城区发展 | 乡镇建设 | 三农资讯 | 智慧城市 | 产业园区 | 城市旅游 | 文化场馆 | 重点工程 | 招商引资 | 企业资讯 | 港 澳 侨 |
“本月地铁线网客流总量为2048.12万人次,其中进站客流量1700.61万人次,换乘客流量为347.51万人次,线网日均客流量为68.27万人次,环比增加15.48%,同比增加56.82%。”杭州市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综合运行处的颜强,指着7月份的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分析,相较于其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7月的地铁客流环比仍有较大上升。
此外,7月杭州全市共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232.4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72.02万人次;共完成货物运输量2547.18吨,日均货运量82.17万吨。
“这些精确的数据,主要依靠我们这个信息中心的大数据平台。”综合运行处处长张波介绍,该平台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动态监测、物流发展、运输服务、行政执法、应急指挥以及公众出行信息提供等,“雨雪等灾害天气的交通监测、高峰期数据分析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实时监测交通运行整体状况
“火车东站枢纽一天的吞吐量是35万,其中60%需要地铁来分担。”杭州东站管委会应急中心主任、综合科科长孙荣俊介绍,目前杭州地铁的日均客流量已经达68.27万人次,同比增加56.82%。“一个月累计就是2000万人次,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东站枢纽的月客流量。”
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信息中心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交通整体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专题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颜强介绍,目前已经实现了对杭城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实时监测,“可以针对不同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统一的调度和指挥。”
目前,信息中心入网车辆已达32630辆(艘),各类视频21436路,每天实时交换数据量达1.8亿条,“这是目前浙江省各类交通信息资源汇聚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综合交通信息指挥枢纽。”张波介绍。
不仅如此,信息中心还可以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我们可以通过服务热线、网站、手机APP、微博以及微信等,及时发布杭州综合交通相关资讯,打造杭州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颜强介绍,仅“交通杭州”APP的下载量已超过30万次,累计提供超过2000万次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日均查询次数近3万次,“每月的话务量基本稳定在1.8万左右。”
为湖嘉绍交通出行提供信息参考
另一方面,信息中心也为湖、嘉、绍地区的交通信息提供重要参考。
“京杭运河杭州市河段船联网后,可以进行船舶拥堵预警,三堡船闸过闸等候时间预测等,全面展示航道管理现状。”杭州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这一河段出现拥堵后,我们会协调上下游的往来船只。就和路面上堵车一样,一旦拥堵严重,我们可能会协调周边地区进行管制。”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钱江水系航道新建了智能监管系统,对钱江水系各航道情况进行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确保船舶通航安全,为水上交通指挥安全监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保障手段。”
据了解,湖州、嘉兴以及绍兴地区都已建立相关的交通数据库,下一步或将共同合作。
“1+3+4”工程提高智能化水平
“杭州交通已实现了立体化,高铁、公交以及各类道路都密集分布在杭州以及周边,这种数据平台可以提供各类道路信息、施工作业信息、重特大事故信息、城市道路拥堵信息以及公交地铁变更信息。”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认为,该信息中心为重大辅助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杭州治堵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与此同时,该信息中心或成为未来“智慧交通”的重要载体。
“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和这个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实现实时监测。”吴伟强直言,目前人们只能到了相应路段才能看到,而无法事先获取。“如果能够把数据库接口公开,让这些交通信息变成社会公共资源,让车载终端实时接收,车主即可据此调整线路,自动疏导交通。”
作为全国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杭州市提出“1+3+4”工程,计划通过5年努力,初步建成统一的智能交通网络和数据中心,形成面向管理和服务的跨部门平台,并形成一批重点应用,全面提高杭州交通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名词解释:“1+3+4”工程,是杭州“智慧交通”信息资源云平台的重点建设内容。其中“1”是指一个中心,即综合交通数据中心的建设;“3”是指三大平台,即通信网络平台、数据交换平台、T-GIS交通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4”是指辅助决策、综合管理、出行服务、仿真评估四大应用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