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时政要闻 | 政治建设 | 经济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态建设 | 法制建设 | 政府建设 | 公开服务 | 民生工程 | 社会评议 |
城市聚焦 | 城市规划 | 城市建设 | 城市管理 | 城市交通 | 城市水务 | 城市供气 | 城市环保 | 城市房产 | 城市商业 | 城市医疗 | 防灾管理 |
县域经济 | 城区发展 | 乡镇建设 | 三农资讯 | 智慧城市 | 产业园区 | 城市旅游 | 文化场馆 | 重点工程 | 招商引资 | 企业资讯 | 港 澳 侨 |
本报武汉4月24日电 (记者田豆豆)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24日与国内客户一次性签订4发快舟一号甲(KZ—1A)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合同,可在一周内完成4颗卫星连续发射服务,进一步彰显快舟火箭快速发射能力,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快舟系列运载火箭进入批量生产、批量发射阶段,将大大降低生产和发射成本。
“国际商业发射中,小型运载发射报价一般为每公斤2.5万到4万美元,快舟1A运载火箭的报价不到2万美元,快舟11型运载火箭报价不到1万美元,价格极具竞争力。”中国航天科工四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开创了互联网时代下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快舟”模式,采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理念,着力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系统与分系统集成化、硬件与软件相互渗透化的“新三化”设计,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火箭从研发到发射服务全流程,精简流通环节,使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性价比获得综合提升。
此外,中国航天科工四院还采用“航天系统管理+民企灵活运营”相结合的全新研发模式,专门研制了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该型火箭相比快舟一号运载能力提升5倍,将于今年底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