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时政要闻 | 政治建设 | 经济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态建设 | 法制建设 | 政府建设 | 公开服务 | 民生工程 | 社会评议 |
城市聚焦 | 城市规划 | 城市建设 | 城市管理 | 城市交通 | 城市水务 | 城市供气 | 城市环保 | 城市房产 | 城市商业 | 城市医疗 | 防灾管理 |
县域经济 | 城区发展 | 乡镇建设 | 三农资讯 | 智慧城市 | 产业园区 | 城市旅游 | 文化场馆 | 重点工程 | 招商引资 | 企业资讯 | 港 澳 侨 |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 河北日报8月27日刊发《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一文,全文内容如下:
“总书记来了”,“总书记好”。当习近平总书记轻车简从来到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大声招呼着。
“老书记好!”——一声问候从人群中传来,总书记转过身来,微笑着把手伸向这位群众。
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来到塔元庄村看望干部群众。
“老书记”——一个再朴素不过的词语,在总书记与当地干部群众心里却有着更深的含义,充满着信任和深情。总书记是正定人民熟悉、崇敬的“老书记”。30多年前,他来到这里,同乡亲们一起打拼。在正定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与正定县委“一班人”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正定发展谋划了战略,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基础,也以“平民书记”的风范同这里的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
“想起当年天天和同志们在一起,一起聊、一起想、一起干,对乡亲们的喜怒哀乐都有直接的了解和感受。”总书记说,“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在正定的往事像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骑车下乡、街头接访、圪蹴着吃饭、与群众促膝谈心……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工作的一幕幕画面,此时此刻同样也在当地干部群众脑海中重现。
近日,记者来到古城正定,沿着“老书记”当年的“群众路线”,重上塔元庄,遍访老干部,夜宿百姓家,人们拿出一张张照片,打开一封封书信,充满感情地讲述一个个“故事”……我们发现总书记心中“不寻常的3年、非同一般的3年”,同样是正定干部群众一直珍藏在心中的一段难忘岁月。我们懂得,人们钩沉起的不仅仅是一段关于往事的记忆,他们称赞的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珍视的是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记着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